2023年,中国品牌汽车疾驰在东南亚、澳洲、拉丁美洲和欧洲等地区的宽广大道上已不是鲜有之事,中国新能源汽车更是悄然进入国际市场,在上述地区的竞争力稳定增长。
据中汽协最新数据,1至1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在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比亚迪出口21.6万辆,同比增长360%,奇瑞出口83.7万辆,同比增长110%,长城出口28.3万辆,同比增长84.8%。另有上汽、长安等品牌数据亮眼。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上“遍地开花”,从“产品出海”到“产业链出海”“技术出海”,中国品牌正向国际展示中国“力量”。
若问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首站选哪?多家中国车企会直接给出答案——东南亚。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东南亚井喷始于2022年。首先东南亚部分国家紧邻中国,占据独家地理优势;其次,该地区主要国家均于2022~2023年推出针对新能源汽车购买的税收补贴政策,也提出充电桩数量目标和汽车电动化率的路线图。双重优势之下,泰国起步最快,印尼市场基数大,马来西亚及印尼已有初步布局。
在泰国当地,比亚迪、长城、名爵、广汽埃安等新能源纯电或混动车型已初露头角,EqualOcean创始合伙人黄渊普曾带领团队去到泰国考察当地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出海现状,在泰国当地,广汽埃安的旗舰店十分气派和敞亮,埃安部分车型在店铺正中摆放,供消费者进店参观。
EqualOcean分析师陈志亨告诉《IT时报》记者,东南亚是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最大的市场,无论是开店还是建厂,东南亚的本土及成本优势都令其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首站,“东南亚的消费水平不算太高,中国本土很多价低但极具性价比的车型确实在当地更畅销。”
中国汽车在东南亚走俏,品牌在当地建厂也是大势所趋。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在泰国曼谷罗勇府伟华工业园新建工厂,占地面积近600万莱(1莱约1600平方米),并预计2024年开始投产,年产能约15万辆。“截至目前,比亚迪在亚太地区(含港澳)有201家门店。”比亚迪员工李琦(化名)告诉《IT时报》记者,“比亚迪会带去中国总部的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并在泰国本地进行大量招聘,促进泰国就业。”
尽管在东南亚及澳洲,中国新能源汽车“风生水起”,但美国市场仍没能突破。目前,美国市场燃油车地位牢固,新能源车即使有一定市场空间,也基本是本土品牌特斯拉的天下,中国品牌很难入局。
上海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趋势洞察》报告显示,美国的汽车保有量已日趋饱和,2021年新增汽车总量不足2014年五成,并逐年下滑,消费者换车意愿并不强烈,电动汽车普及前路漫漫。不过,整个美国市场仍是个体量巨大的潜力市场。
李琦告诉《IT时报》记者,由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汽车的高额关税及部分不明朗政策,导致目前比亚迪纯电还没有出口美国的相关计划。
不过,非洲或许更是一片蓝海,等待中国品牌“挥剑出征”。
EqualOcean团队于今年10月远赴埃及考察,在当地鲜少见到中国品牌,“同事看到比亚迪在当地只有代理商门店,并没有直营店,当地人也并不了解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仅停留在概念上。”陈志亨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市场前景广阔,仍有很多国家等待中国品牌来“垦荒”,“尤其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价格、性能、内饰、技术各有千秋,能满足不同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百花齐放”一直是中国特色,更是中国优势。不单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充电桩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巨大缺口。中国企业的出海布局也需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方能为中国品牌长期、持续、高效的出海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了解更多海外展会信息、出境资讯,尽在外展舰长